環保袋:PM2.5可直接進入肺泡對人體產生全方位影響


  風霜雷電、雨雪云霧,原本平常的自然現象,為何引起人們如此多的關注?原因就是一個叫做PM2.5的字眼。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還不到人類頭發絲的1/20。

  中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記者侯艷)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PM2.5雖然個頭小,但是對空氣質量的破壞性卻是最大的。有人說,這樣的大霧天氣就是因為大氣污染的原因,PM2.5難辭其咎。那么大霧天氣真的和污染有關嗎?PM2.5到底有多可怕?中國之聲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和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

  首先要區分灰霾和霧霾天氣

  大霧天氣到底是不是空氣污染造成的,潘小川給予了否定的答案:

  潘小川:“我看不一定是大氣污染,倒有可能跟氣候變化或全gesep球變暖有一定的關系,北京地區現在溫度相對增高,濕度在增加,霧還是和濕度有更www.gesep.com環保大的關系。”

  鐘南山指出,首先要區分灰霾和霧霾天氣,我們所擔心的空氣污染主要是在灰霾天氣下。

  鐘南山:“灰霾天氣相當大的部分還是和污染有關系的,污染主要是汽車尾氣,工廠散發出的揮發性的氮氧化物,燃燒石油產品的廢氣等等,但是它需要一些條件才會形成很明顯的灰霾天氣。霧就是由于氣溫的關系,濕度比較高的話變成霧氣。”

  PM2.5可以直接進入肺泡對人體產生全方位影響

  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鐘南山直言不諱,這個大小的顆粒可以直接進入肺泡,對人體產生全方位的影響。

  鐘南山:“5以上的話就到氣管支氣管,但是5以下,特別是1到3微米的話,就會進入肺泡里去,肺泡是用來做氣體交換的地方,那些顆粒被巨噬細胞吞噬,就永遠停留在肺泡里,對心血管、對神經系統、對其它都會有影響,不是單純對呼吸系統。”

  對人體危害最大的不是顆粒物本身而是顆粒物上吸附的化學物質

  如果用潘小川教授做過的一個調研來舉例,我們可以更直觀的了解PM2.5與疾病發生的相關性。調研結果顯示,如果PM2.5超標后,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話,醫院心血管系統的急診及死亡要增加6%到7%,高血壓病的急診要增加5%。

  潘小川同時指出,對人體危害最大的不是顆粒物本身,而是顆粒物上吸附的化學物質。

  潘小川:“實際上顆粒物對健康的影響本質上講是顆粒物表面吸附的各種化學物質對健康的影響,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應,吸附了二噁英就有生殖危害,要是吸附了重金屬就有重金屬的危害,關鍵是要看吸附了什么東西。”

  作為衡量空氣污染的重要指標,從1996年起,PM10被納入我國空氣質量監測體系,今年以來,PM2.5被越來越多的提起及討論,鐘南山指出,官方發布數據與民眾自身感受的巨大差距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統一的監測標準。

  鐘南山:“灰霾的天氣越來越嚴重了,影響到人們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這個提出來是很自然的,再有一個原因就是有關部門認為大氣的條件比以前改善了,引起公眾的質疑,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大家評判的標準不太一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紀念品 Premium gift gifts
    全站熱搜

    greenspark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